2014年11月30日

好片的流传在于自由发布,请大家对各种资源帖多一些宽容

永远没有一个载体能够让信息永久保存。

现在的百度云被广为使用,多半是因为下载速度快。可是河蟹觅食速度也快,有目共睹。私密分享低调保平安、加密压缩包和管理员躲猫猫、更改扩展名让监控者无从下手、添加无关文件回避MD5追查,这些手段有哪一个是能够真正保障百度网盘分享链接的?没有。现在想必大家看到百度网盘的链接,都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时间。稍早以前的,就不要想着能下载了。

就算百度网盘的链接不会失效,那么又如何?sp视频分享的盛宴始于06-08年中国网络速度飞速发展的时期,那时候的网络速度好不容易能够真正下载到视频了。各位回想一下,那些年的网络,我们用的是什么工具?

再说Raysource。Raysource永久链接本质上是一种p2p流传,归根结底还是依靠大家的硬盘。这几年下来,六七年前的链接,还有几个是有效的?这又且不论fs2you的链接究竟还能存活多久了。

其实不必感到沮丧。这不是我们圈内独有的现象,想想古典文献就知道。

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希腊文献: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、希罗多德、修昔底德乃至“荷马”,没有一份文本是来自作者生活的时代。绝大多数我们能够依靠的文献,保存于中世纪晚期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抄本中。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千年,文本也是通过抄书匠们一份一份复制流传下来的,而荷马史诗这样的作品,最早的生命,其实并无实体形式,而是根植于游吟诗人的唱诵。直到大约庇西特拉图时期,才有了书面文本。

然后,我们回过头来看看。中世纪欧洲文献卷帙浩繁,因为时代较近,甚至很多文献就是作者亲笔写就,但是现在绝大多数都躺在修道院里睡大觉,清点数量已经不是一卷一卷,而是一个藏书室一个藏书室,没人知道里面有多少东西,也没人知道是什么内容,连个编目也没有。最古老的大学的教授们的手记和学生的课堂笔记混着放在一起,没有人去整理,没有人重新发布,它们的生命已经如风中残烛,所谓寿终正寝,不过如此。

说到底,重要信息的流传不在于我们能够找到永恒的载体,毕竟岁月流转,印记磨灭,而我们可能也会失去解读某种载体的能力,例如现在家用PC、Mac、平板电脑,有哪种还能读取3.5英寸软盘?就更不必说Mac上没有Raysource下载器,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了,如果哪一天Windows系统也不再兼容Raysource了,怎么办?

互联网上,似乎时间尺度也与线下世界有所不同。于是,当年我们有ftp服务器,也有ed2k、torrent;前者依赖于一个稳定的服务器,后者则要靠热门资源人人不自觉分享。但是又有多少珍贵的资源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消失——服务器关闭,资源热度降低,最后下载到的可能性微茫如毫末。在这个世界中,我们留得住什么,又如何能理直气壮地拥有安全感?

档案库里保存纸质文件的逻辑是,纸质文件在恒定条件下,腐朽变质以至于不可辨识所花费的时间是可预料的,我们总能抢在预计时间之前几年把这批文件誊录一遍。即便是档案馆这样恒温恒湿的环境,资料尚且不能永存,这就更不必说一些小众爱好了。

事实上,重要信息的存在和流传,恰恰需要依靠传抄。一份文档一旦失去了传抄者,它的生命就如早年论坛的生命值那样慢慢萎缩,在没有人注意到的某一天,它就埋没在光鲜的网络世界之下,沉入了垃圾堆中废旧硬盘之中。没有复制就没有更新的生命,这是从人类开始思考和交流到如今,所有口传、书面文献不可逃脱的一条规则,任凭你光荣如游历四海的国王,睿智如雅典市场上的哲学家,伟大如征服蛮族的将军,你的名字无人记念,你的一生便宣告灰飞烟灭,你说的话无人传抄,它就只是如吹气一般。

因此,自由传抄、发布是文献、思想存活的基石。秦始皇下挟书律,收缴民间一切思想类书籍,妥善保管于国家图书馆,供官方学者研究,可是楚人一把大火就烧了个干净,后世留下来的只有当年民间藏匿的书籍。集中式存放与发布和分散式存放与发布,孰优孰劣,时间会作出评判。

当然,自由发布带来的是混乱,于是有伪书之辩、今古文之争和批注本的销量与校勘专家的饭碗,但是这便是思想的命运。

现在看到论坛上有人发布一些资源,或许之前有人已经发布过了,于是往往轻则被泼一盆冷水秒沉,重则被冷嘲热讽,甚至第一次发布者要求删帖。可是,这样重复的发布,才是资源生存的合理形态,依靠官方发布或者第一个发布者的努力,资源是无法生存下来的。当然我承认自由发布会带来混乱,但是在混乱中降低熵值是考据学家的功夫,总有人会去整理的。互联网是信息世界的一个微缩,它发展的十几年中出现的问题,差不多是文明世界信息传播的缩影。太阳底下无新事,重复发布、秩序混乱、伪托夺名,这都算不上什么,大家还是多一些宽容吧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